2013年多地區把污水治理作為重要標準
發布時間:2013-12-16 新聞來源:一覽水務英才網
東陽市南馬鎮夏屠村申屠忠良又在村邊的檉溪江轉悠,琢磨治理江水方法。據水處理招聘網了解他憑借治水和帶領村民致富的演說,成功連任了村主任。
夏屠村位于檉溪江旁,上游沿江有多家養豬場、砂場,加上人們有往江中傾倒垃圾的陋習,讓夏屠村的水污濁不堪。今年,東陽市委組織部把“愿不愿治水”、“會不會治水”作為村級組織換屆中選村官的重要導向,得到村民的歡迎。
申屠忠良提出的方案是,先清理流經村子的檉溪江,再修建污水管網,把鄰村下來的污水引入處理池,讓村民遠離惡臭。“大家選我,許多是因為認同我的治水方法,我得好好治理才行,不然也要被罷免下臺的。”申屠忠良說。
在村邊小河游泳,曾是許多人童年的共同記憶。但這樣的美好,正因農村水污染問題,漸已消失。眼下,農村污水治理的“發令槍”已在東陽打響,全市上下通力合作,要讓江河能游泳。
一覽水務英才網對此了解到,東陽市委組織部緊緊抓住村(居)組織換屆機會,建議黨員群眾把“是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”作為選干部的重要標準,設置選人“門檻”,爭取選出一批愛護環境、能夠治水的村官。
本屆村黨組織換屆中,東陽共有4名上屆任期內干部,因不支持、不配合、不履行水環境治理工作,且工作成效不明顯,在創業承諾兌現考評中被評為不合格,取消參選資格。
農村污水治理工作,成了多數村干部競職承諾的重要內容,干部們明確承諾“創業任期內完成污水處理池和生態濕地建設、污水管網鋪設,農戶生活污水納入率達到70%以上”。在辭職承諾中,“不重視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沒有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污水管網、污水處理池、生態濕地等污水收集建設項目”成了常見條款,村官時時戴上治水“緊箍咒”,不治水就要主動辭職。
“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,有傾向地選擇治水村官,就是為了全力修復農村環境。”東陽市換屆辦常務副主任李愛忠說,當前該市村級黨組織換屆已全部完成,所有村(居)黨組織書記都明確自己的治水任務,并被任命為所在村莊的“河長”、“道長”,負責管好自己村莊的水問題。已選出的30個村(居)委會干部,履職第一堂課就是學習如何治理農村污水。
選出的都是“治水官”,當然能治水。眼下,白云街道勤儉、金星和河東等小區的10個污水出水口建設懸浮式人工濕地已動工建設,月底就能完工,建成后污水不會四溢。巍山鎮同樂村、古淵頭村黨組織班子帶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,垃圾不再亂扔,污水不再亂潑。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| 分享到: |
|
